摘 要:转化后进生是一门艺术,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。学校、社会、家庭等各方面要通力合作,不断地总结经验、探索规律,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从理论的高度落到实处,这样才能获得成效,让每一位学生都全面、健康、和谐地发展。
关键词:后进生 转化 策略
学生个体的素质如何,往往影响到一个班集体的整体素质。一般地,学生个体素质高,班风就正,学风浓,纪律好,班主任工作也就得心应手。通常,一个班集体中总会有一些后进生的存在,要转化后进生,班主任必须把握好尺度,讲究好策略。
一、后进生的形成原因
1、社会原因: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深入,西方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乘虚而入,缺乏分辨能力的青少年学生,贪图一时刺激、好玩,越陷越深,最终不能自拔。如对青少年不加限制的影剧院、歌舞厅、网吧等,这些地方带有很大的迷惑性和复杂性,致使一部分青少年一旦陷入其中,就较难改造和转化。
2、家庭原因: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极其重要。有相当一部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家庭发生变故引起的,如父母离异、家庭关系紧张等等。
3、自身的原因:有的是学习目的不明确,结交了一些不良的朋友,相互受影响;有的是自身学习习惯不好,接受能力也差,久而久之,学习便落后于其它学生;有的是自制能力差,大错不犯,小错不断,进而成为问题学生。
二、后进生的转化策略
1、尊重个性,激发自信。学生是教育的对象,但是,学生首先是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。他们有个性,有感情,有人格尊严,有独立意识,认知水平有高低,学习方式也表现出差异性。如果教育没有了尊重,学生个性彰显不出,真实感情不会表露,独立意识也将丧失;没有了尊重,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不出,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,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,教育成功就失去了基础。后进生本来就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,他们往往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“材料”,所以,转化后进生要以尊重和信任为前提。作为教师,要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出发,必须以表扬、鼓励为主,消除后进生的自卑心理,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,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。
2、爱心培育,品格感召。爱心是教育后进生的情感基础。
教师要从情入手,以自己亲切、和善的态度激励学生,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。对待后进生更要加大情感投入,因为后进生在多数人眼中是问题学生,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,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形成一种畸形心理,不自觉地抵抗外来的意见。夸美纽斯曾说过:“教师良好的品格是一颗种子,它一旦撒在学生的心里,就会绽开灿烂的花朵,对学生的一生都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。”班主任对后进生必须在思想上多鼓励,在生活中多关心,在学习上多帮助,将真诚的爱生之心、爱生之情融于教学之中,用爱心激起学生的情感浪花,用爱的涓涓细流浇灌他们干涸的心田;以热爱学生之心作为后进生转化的催化剂,取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,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,使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批评教育,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目的。
3、对症下药,因材施教。在摸清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现状之后,教育者的下一步工作便是找准“病灶”、开好“药方”,针对不同的“病情”,做到扬长避短,调动积极因素,克服消极因素,使后进生增强改正错误的信心。对于学习目标不明确、没有前途理想、悲观失望的后进生,要对其晓之以理,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,循循善诱,做到以理服人,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其转化。
4、循循诱导,激励为主。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,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。其实,后进生不是一切都差,也有好的方面和“闪光点”,但由于这些微弱、细小的“闪光点”常被大量的消极因素所掩盖,往往给人造成一种一无是处的感觉。为此,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“闪光点”,哪怕仅仅是一些苗头,也要给予表扬,倍加爱护和扶植,促使其发展成为稳定的积极因素。
5、多方协作,同步教育。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,班主任不能一人唱独角戏,而是要学生、家长、任课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努力。
一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思想观念,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思想动态,根据学生个性,依靠家长的帮助,双管齐下,力争转化后进生。同家长联系,要避免“告状”的现象,使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而去鼓励支持孩子,不是气急败坏地回家打孩子。二要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,提出一致的教育要求,争取任课教师的支持,发挥任课教师教育转化后进生的积极性和特殊性。三要教育班干部和全体同学正确对待后进生,尊重、关心和帮助他们,把他们吸引到集体活动中来,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,自觉接受教育和帮助。当然,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件十分细致而艰巨的工作,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。后进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,一旦有人有意无意地触及他们的痛点,便会旧病复发,甚至变本加厉。转化后进生除了有良好的愿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,还要正确认识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困难,认清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,抓反复,反复抓。
参考文献
[1]彭智勇 现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南[M].四川教育出版社,2000,10。
[2]秦克喜 薄弱学校后进生教育之我见[J].平凉日报,2006,11(17)。
随机阅读
- [教育理论]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
- [教育理论] 向你的学生说“对不起”
- [教育理论] 激兴趣 促习惯 突出教学有
- [教育理论] 优化课堂教学 转变学习方
- [教育理论] 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有效途
- [教育理论] 向儿童展现数学的本真
- [教育理论] 新课程下的听评课初探
- [教育理论] 创设课堂互动 促进学生自
- [教育理论] 运用“五大策略” 成就高
- [教育理论] 重视感情朗读 演绎精彩课
热榜阅读
本周TOP10
- [教育理论]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
- [教育理论]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
- [教育理论]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
- [教育理论]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
- [教育理论] 让幽默伴随课堂
- [教育理论]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
- [教育理论] 追问,一种有效理答行为
- [教育理论]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
- [教育理论]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
- [教育理论]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
- [教育理论]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
- [教育理论]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,激发学
- [教育理论]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
- [教育理论]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
- [教育理论] 运用“五大策略” 成就高
- [教育理论] 教师要做“牧者”不要做“